什么是精神分裂症?精神分裂症表现有哪些

来源: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 时间:2021-09-30

 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,多发生在年轻人缓慢或亚急性疾病。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症状的综合征,涉及感知、思维、情绪、行为等障碍,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。病人一般意识清晰,智力基本正常,但有些病人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。病程一般延长,反复发作,加重或恶化,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,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可保持康复或基本康复。

什么是精神分裂症?精神分裂症表现有哪些

 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,对患者、家庭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有2300多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。截至2016年底,我国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约405万人。在中国,精神疾病的负担已经超过了其他疾病领域,约占所有疾病总负担的20%,预计2020年将上升到25%。

 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第一次发病年龄在青春期至30岁之间,发病多为隐袭。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复杂,除意识障碍和智力障碍外,还可出现以下精神症状:

  思维障碍:是最重要、最本质的症状,往往导致患者认知、情绪、意志、行为等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,即所谓的精神分裂。

  感知障碍: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障碍是幻觉,最常见的是言语幻听。

  情绪障碍:主要表现为情绪迟钝或平淡。

  意志与行为障碍:病人活动减少,缺乏主动性,行为变得孤僻、被动、退缩。

  多数病人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或持续性病程。约1/5的病人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发作。但反复发作或恶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人格变化、社会功能下降和不同程度的临床残疾。病情的恶化最终会导致患者失去社会功能,需要长期住院或反复住院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,精神分裂症的致残率高达62.2%。

上一篇:什么是精神分裂症?精神分裂症表现有哪些

下一篇:出现这5个异常表现,或是精神分裂症的警报,必须重视